第01版:头版
第02版:综合新闻
第03版:乡村民意
第04版:深读
第05版:教育
第06版:广告
第07版:金融
第08版:中原法治
约稿启事
十年艰辛撑起一个家
建筑工地无遮拦,危险儿童戴着安全帽,上学
农村夜游须当心
一篇报道救活一支剧团
秸秆禁烧应从综合利用求突破
机构也需“精兵简政”
超载货车绕行乡村道路当严查
冲动打人赔钱4万致人轻伤管制1年
农用运输拖拉机保险难办
2021年06月06日 查看旧版(2007年11月22日以前)
上一篇
下一篇
一篇报道救活一支剧团
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
编读往来□姜水明葛悟
6月3日晚饭刚过,平顶山市石龙区龙河街道捞饭店村里就响起了欢快的锣鼓声,已经瘫痪的该村业余剧团再敲锣鼓,又给乡亲们无偿演戏了。业余剧团新任团长高慧玲告诉观众,剧团的重生,应当感谢《河南日报农村版》。
据业余剧团副团长林景华介绍,过去,地处山区的捞饭店村,业余文化生活较为单调。一到农闲,不少人便以聚赌、酗酒打发时光。由此导致的夫妻不和、邻里反目之事时有发生,影响着乡邻团结和社会和谐。老戏迷孙太和看到后,组织村上的戏曲爱好者,自筹资金办起一支业余曲剧团,被区文化部门命名为“石龙区曲剧一团”,孙太和担任老团长。
在孙太和团长的带领下,这支业余剧团无偿演戏乐乡亲,已风风火火地走过了15个寒暑。然而,伴着岁月的流逝,孙太和年事已高,体弱多病,领剧团已力不从心,后来终于卸任。老团长卸任后,风风火火的业余剧团陷入瘫痪状态,看戏难再度困扰众乡亲。
笔者闻讯后,深入捞饭店村,走访了一些演员和乡亲,以孙太和及演奏人员常年献戏乐乡亲为题材,写出《孙太和:义务演戏十五年》一稿,被5月2日的《河南日报农村版》《乡情民意》版刊用。想不到孙太和及演员们读了这篇报道后,倍受鼓舞。年事已高的孙太和虽不当团长,还愿意当顾问,乐为剧团献余热。他召集戏迷们民主选举出一名年轻有为人缘好的女演员——高慧玲担任新团长,协助新团长组建了剧团领导班子,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。捞饭店村里重新响起了鼓乐声。
在新团长的带领下,陷入瘫痪的业余剧团重现生机。全体演奏人员个个精神振奋,努力排练节目,每周一、三、五晚上定时演出,村上的男女老少又可以高高兴兴地看戏了。
捞饭店业余剧团的恢复,得到了该村“两委”的赞扬和支持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秋亚、村委主任孙爱民等人亲临戏场观看演出,并答应设法筹资为剧团添设备,为演员解决实际问题。鼓励演员们发奋努力,把剧团办得更好,为活跃农村业余文化生活、促进民风好转与社会和谐做出新贡献。
转载请注明:扬州大学MPA教育中心 » 一篇报道救活一支剧团